董大伟科研攻坚团队,是以星空游戏app安卓免费版星空体育在线直播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研室党员教师为骨干组建的一支优秀科研先锋队。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团队6名成员始终牢记“融智赋能先锋”的使命,以党建为引领,将“智联协同育人”理念贯穿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他们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积极投身校企联合科研攻关,尤其在报废汽车绿色拆解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生动诠释了新时代职教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精神风貌。
一、党员领航攻坚克难,融智赋能突破瓶颈
面对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痛点,团队党员骨干主动亮身份、挑重担。2020年冬,当承德市顺邦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提出研发移动式预处理装置的迫切需求时,以董大伟同志为首的融智赋能先锋队迅速响应。他们充分发挥“融智”优势,深入省内多家拆车企业和设备厂调研,精准把脉技术瓶颈。在企业车间这个“临时战场”,党员带头驻扎,克服地处偏远(距校20公里)、交通不便、寒冬无暖等艰苦条件,利用现场废旧物品反复试验、优化设计。经过数月奋战,成功研发出小型轿车车壳压扁设备和移动式预处理装置。这些成果不仅显著提升拆解效率、有效控制废油液污染,更直接为企业节省成本20余万元,是党员科技工作者将智慧转化为生产力、赋能企业绿色发展的典范。依托此项目,团队成功立项市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3篇,获得专利3项。
二、党建共建汇聚合力,协同创新驱动发展
团队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团队的力量无穷”,更注重发挥党组织共建中的凝聚力,打造“智联协同育人”的创新共同体,在刘亚杰、高云鹏、李昊橪党员教师的带动下,团队主动吸纳赵其星、张涛等青年教师加入,联合企业共同组建了“机动车资源再生研发中心”。这不仅是技术合作的平台,更是校企党建共建的重要载体。在党组织的协调推动下,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形成强大创新合力。
这种“党建搭台、校企唱戏”的模式,驱动团队服务半径不断拓展。面对承德市纵驰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在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高效降温上的技术“痛点”,团队成立党员攻关小组。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梳理资料、反复实验论证,最终成功研发出带有快速冷却系统的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将降温时间大幅缩短至40分钟内,解决了企业多年未解的难题。
此次成功合作,深化了校企互信。在党组织的积极推动下,校企双方正式签订了《校企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协议》,并挂牌“科技特派员工作室”,使科技服务更加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化。依托此平台,团队新立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院级重点课题1项,发表论文1篇,党建共建结出科研硕果。
三、言传身教践行使命,智联协同培育新人
团队成员肩负着科研与育人的双重使命。他们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将“智联协同育人”理念落到实处。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将科研项目中的真实案例、技术难题、研发过程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他们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将“企业车间”变为“实践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设备调试、数据收集、项目申报甚至专利撰写。 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课堂不再枯燥,专业水平显著提升。
董大伟同志常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看到学生在实战中成长,是最欣慰的事。我们的科研,不仅是服务企业,更是为了培养更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技术人才。”这种言传身教,不仅培育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显著提升了团队“产教融合”的应用能力,形成了“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助力科研、校企协同育人”的良性循环。
四、展望未来再启征程,党建引领续写华章
两年多的奋斗,董大伟“融智赋能先锋队”在党建引领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他们并未止步,正朝着更高目标迈进:持续优化现有设备性能;深耕机动车绿色拆解技术,力争更多原创性突破;依托党建共建桥梁,深化校企协同,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切实提升企业效益。
同时,董大伟团队立志在学院内发挥更强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教师投身科研育人;以研发中心和科技特派员工作室为阵地,打造党建“智联协同育人”的特色品牌; 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董大伟同志带领的科研攻坚先锋队,是“融智赋能先锋”的生动实践者。他们扎根产业一线,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凝聚团队智慧,攻克技术难关;他们以“智联协同育人”为核心理念,架起校企深度合作的桥梁,将科研现场变为育人沃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职教党员教师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他们的先进事迹,必将激励更多科研教育工作者在科技强国、职教兴国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