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平台
(一)诺如病毒知识
1.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疾病,以腹泻和呕吐为主要症状,常可引起暴发流行;
2. 传染源为患者及隐形感染者,主要为患者;
3. 病人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的2-5天。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传播,亦可通过经食物、水传播;
4.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免疫保护力仅可持续6-24个月;
5. 潜伏期为12-48小时,引发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或)腹泻,成人以腹泻为主。
(二)如何预防
1. 病例管理:病例在其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应进行隔离;隐性感染者自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72小时内进行居家隔离;从事食品操作岗位的病例及隐性感染者:需连续2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2. 手卫生:诺如病毒感染者及相关人员勤洗手,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3. 环境消毒:发生急性胃肠炎病例时,应做好消毒工作,重点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应按标准预防措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手卫生,同时根据化学消毒剂的性质做好化学品的有关防护。诺如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易通过病人的呕吐物形成气溶胶传播,因此正确处理呕吐物对阻止病毒的传播有重要的意义。一旦有病人呕吐,应组织周围的其他健康人群先远离被呕吐物污染的区域。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对呕吐物进行消毒及清理。
4. 食品、水安全管理: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急性胃肠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须向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应暂时调离岗位并隔离;对食堂餐用具、设施设备、生产加工场所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备餐各个环节应避免交叉污染。
5. 提高防控意识,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