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实训室管理,提升实训管理水平,建设整洁、规范、有序、高效、安全的实训环境,规范师生实训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根据学院6S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学院实训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全面实施“6S”管理,落实“整理、整顿、清扫、节约、安全、素养”的基本要求,做到:人,规范化;事,流程化;物,规格化。最终达到“环境整洁、物品整齐、素养提高、品质一流”的效果,实现育人环境与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6S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整理(SEIRI)
要与不要,一留一弃。将工作场所的物品区分为需要和不需要的,除了需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需搬离工作场所。
目的:腾出空间、清除杂物、科学分类、有序放置,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二)整顿(SEITON)
科学布局,取用快捷。把留下来的必要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目的:一目了然、便于取拿、提高效率,营造高效的工作环境。
(三)清扫(SEISO)
清除垃圾,美化环境。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的环境。
目的:提高设备性能、减少设备故障、提高产品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四)节约(SAVE)
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发挥最大效能,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目的:减少浪费、节约物料成本和时间成本,培养学生节约意识。
(五)安全(SECURITY)
安全操作,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检查。
目的:树立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
(六)素养(SHITSUKE)
形成规范,养成习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目的:实现养成教育,规范教育。
三、管理细则及考核标准
项目 | 考核要点 | |
整理 | 门牌标识 | 1.各实训室有统一样式的门牌标识; |
区域划分 | 2.工作区、学习区,区域划分清楚,并有固定的标识,区域内物品摆放整齐; | |
设备线路布局 | 3.设备设施布局科学合理,预留疏散通道; 4.各种线路规范整齐; | |
非必需品 | 5.非必需品清除干净; | |
整顿 | 物品放置规范 | 6.实训设备科学放置、固定位置、配套使用,不能私自拆卸、更换、挪动; 7.设备及配件摆放整齐、规范; |
实验工具材料整齐 | 8.即刻使用的实训工具材料整齐地放置在工作区域容易取到的位置; 9.不是即刻使用的物品存储在准备区域; 10.不使用的物品一律交到工具室; | |
桌子凳子整齐划一 | 7.实训桌子、凳子摆放整齐,成排成行; 8.多余凳子集中整齐摆放; | |
卫生工具规范 | 9.卫生工具按要求整齐地摆放在工具角,笤帚、拖把干净且不粘杂物,矬子垃圾桶内没有杂物; | |
实训室文化美观 | 10.实训室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齐备,实训室文化标识整齐、美观,各类标识(警示、禁止、提示)醒目,无残损、污垢; | |
清扫 | 形成习惯,建立制度 | 11.养成自觉清洁的习惯,督促每位学生做到“工作间隙勤清扫、下课之前小清扫、每周结束大清扫”,建立实训室清扫制度; |
每周大扫除 | 12.门窗玻璃、窗台、门框洁净;地面无污迹、垃圾,清扫到边到角; 13.卫生角垃圾清除,工具规范; 14.桌面、桌洞干净、无灰尘、无垃圾; 15.设备摆放整齐,表面无灰尘,无乱写乱画; 16.墙面无蜘蛛网、设备设施上无乱写乱画痕迹; 17.实训室地面、墙面干净整洁;实训室内外整洁明亮; | |
日常保持 | 18.实训设备、工具等实训用品干净整洁整齐; 19.桌面、桌洞无灰尘、垃圾; 20.地面无污迹、垃圾; 21.卫生角周围干净整洁,垃圾桶内无垃圾,卫生工具放置整齐规范; | |
记录 | 22.实训室使用记录、设备维修记录齐备,记录完整; | |
节约 | 实训室环境 | 23.实训室文化创建好,室内通风良好; |
爱护设备 | 24.设备规范使用,定期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25.严禁违规操作,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 |
科学维修设备 | 26.故障设备及时上报维修,在保修期中的设备,不能拖延出保修期,增加维修成本; | |
废旧利用 | 27.不能维修,计划报废设备,要通过学院指定专业人员技术检验,并将可用配件拆下作为同类设备的维修配件备用,专人保管,按程序办理报废,集中放置到学院指定位置; | |
节约实训材料 | 28.按实训计划,做好材料购置预算,建立材料入账、出账、使用记录账,做到日清月结,账目清晰; 29.能重复使用的材料要反复使用; | |
节约能源 | 30.实训室不能开长明灯、随手关水龙头; | |
安全 | 制度健全 | 31.实训室有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墙; |
用电安全 | 32.各类电源开关、插座、线盒无破损,正常安全使用,线缆连接规范,统一捆扎; | |
安全警示 | 33.设备无故障使用,发现安全隐患,停止使用,及时修正; 34.实训室有安全操作规程,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强电、强动力设备,要有安全操作警示,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使用; | |
学生安全教育 | 35.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课前进行规范操作、安全警示教育,危险设备要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使用; | |
工具管理 | 36.智能制造、电子与通信工程、汽车工程系实训刀具、剪子、螺丝刀、钳子等工具有专人、专柜保管,仅限实训室内规范使用,严禁打闹,实训结束及时全部回收; | |
危险品管理 | 37.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和强磁性等危险物品进入实训室; | |
安全常规 | 38.离开实训室,断电,停水、关气,关闭门窗,做好防火、防盗、防雷电等工作; | |
消防器材 | 39.消防设施齐全,摆放在醒目、易取位置; 40.设置安全通道并有明显标识; | |
素养 | 实训资产管理 | 41.各实训室建立实训设备、低值易耗品台帐,做到账目清晰,帐物相符; 42.每学期一次实训资产清查,新购置设备及时上账;损坏、淘汰设备完善报废手续,及时清理; 43.执行实训资产管理规定,严格购置、借用、报废手续,实训设备不准挪作它用; |
列队与着装 | 44.实训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在实训楼前排队,清点人数,教师引领,列队有序进入实训室; 与实训无关的物品禁止带入实训室; 45工作服、工作帽穿戴干净整齐;微机室上机根据要求须穿鞋套; | |
教师素养 | 46.实训设备,精心维护保养;故障设备及时报管理员维修,设备正常使用率95%以上; 47.按教学要求,课前认真准备设备材料,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48.实训课组织有序,学生操作规范,全员参与; 49.实训课结束,组织学生整理实训设备、用品,填写实训记录,安排值日生整理、整顿、清扫实训室; 50.实训室安全管理,断电、断水、断气,关闭门窗,防火、防盗,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51.积极配合学院做好各种参观、检查等迎检工作; | |
学生素养 | 52.学生进入实训楼保持安静,组织有序的进入实训室,爱护室内外公共设施; 53.实训课学生出勤率95%—100%; 54.课程中间无外出; 55.实训期间无喧哗打闹、玩游戏等与实训无关的事情; 56.实训中,不准私自拆卸、更换实训设备及配件; 57.实训工具、材料仅限实训需要,严禁带出实训室; 58.上课之前,手机及时放到手机保管箱中,严禁在实训室内手机充电; 59.实训课按规程认真安全操作,杜绝安全事故; 60.实训课结束,正确关闭实训设备电源,设备、工具、材料整理到位,桌凳归位。 |
四、保障措施
(一)全员参与,整体推进
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实训室6S管理方案,涉及到每个专业,每个实训教师,每个学生。要做到以专业为单位,责任到人,全员参与。各部要制定本部实训室6S管理方案,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过程,整体推进,不留死角。
(二)持之以恒,逐步提高
实训教师、学生、专业学科组长都要学习6S管理方案,领会6S管理内涵,落实6S管理要求,由表及里,由粗到精,从形象改观到内涵提升,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三)量化考核,奖惩激励
学院对各实训室6S落实情况,进行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采取“4+1”的考核方式,周量化+月总评,每月公示一次量化成绩,成绩纳入系部教学工作常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