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楚《出歌》
作者:日期:2025-03-28 10:23:15 浏览:
孙楚《出歌》
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
白盐出河东,美豉(《御览》作鼓。)出鲁渊。
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一、释义
茱萸:植物名。生于川谷,其味香烈。古代风俗,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戴茱萸祛邪避灾。
荈(chuǎn):茶的别称,有说是晚采的茶。
巴蜀,巴郡和蜀郡。包括今四川省和重庆市全境。
木兰,香草名。
姜桂:生姜与肉桂,性皆辛辣,为主要的调味品。
蓼(liǎo):植物名。古人用为调味品,可入药。
苏:即紫苏,茎叶及果皆入药。
稗(bài):通“粺”,精米。
中田:中土、中原。
二、简评
《出歌》,陆羽《茶经》作《孙楚歌》。这是我国第一首咏茶的诗。作者以“出”为字眼,描绘了一幅“茱萸高悬树梢,鲤鱼跃动洛水,姜桂茶荈生于巴蜀云雾,椒橘木兰藏于深山幽谷”的地理画卷,写出了公元三世纪的中国从江河到山峦、从沟渠到良田的物产分布。
“姜桂茶荈出巴蜀”,昭示制茶、饮茶的习俗起自巴蜀。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辞赋家、蜀资中(今四川资阳)人王褒(字子渊,宣帝时为谏大夫)在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写的《僮约》一文,其中有“武阳(今四川双江镇)买茶”和“烹茶尽具”的条文。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有价值的茶叶文献。这也说明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作饮料的国家。
这首《出歌》让“茶”作为独立意象首次跻身诗坛,全诗摒弃藻饰,是魏晋 “赋体素朴化”的典型,短短四十六字,写出了那个时代的人间烟火,也预示着一片树叶即将开启文明之旅。
三、作者简介
孙楚(约218-293),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西晋官员、文学家,其人“才藻卓绝,爽迈不群”。
撰稿:敖海军 李淼
2025年3月27日